法治日報記者 趙紅旗
法治日報通訊員 王艷華
“院子里污水外溢……”近日,河南省清豐縣朝陽路某家屬院居民丁某到縣綜治中心接待大廳城市管理窗口反映說。次日,丁某就收到縣城市管理局“將立即開始清淤疏通管網”的回復。
這是清豐縣在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中規范綜治中心實戰化運行帶來的變化。
“我們堅持問題導向,做實做強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綜治中心,協調統籌各相關部門進駐綜治中心辦公,組建網格‘社會問題醫療隊伍’,構建解決社會治理‘疑難雜癥’的‘康復綜合體’,搭建起服務群眾的‘連心橋’?!鼻遑S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養利說。
在清豐縣馬莊橋鎮趙家村網格員陳亞欣看來,網格雖小,但只要擔當盡責,就能做好每件事,為網格內的群眾排憂解難。
陳亞欣擔任專職網格員之初,為迅速掌握網格情況,僅用1周時間就走訪了全村450余戶1600余人,為開展網格排查管理、化解矛盾糾紛、信息流轉上報、人口普查等工作夯實了基礎。
“網格‘織密’后,實現各類信息搜集精準,服務工作決策科學,綜治中心有了更有力的抓手?!崩铕B利說,清豐縣組建全科網格化管理辦公室,在全縣打造三級綜治信息平臺,制定《清豐縣全科網格化網絡系統“事件類”管理辦法》等制度規范15項,對29個網格事務準入單位,按照社會治安、公共安全、城市治理等問題,梳理列出網格事務責任清單兩大類170項,做到掛單列賬,職責明確,確?!耙粭l線”管到底,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人、事、物“全覆蓋、無縫隙、科學合理”。
清豐縣在三級綜治中心建成綜治信息平臺、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平臺和視聯網平臺,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綜治信息智能化軟件,按照“定點、成線、布網、控面”的目標,著力構建“封閉成環、匯聚成網”立體防控體系,形成了“圈、塊、格、線、點”的完整布局,實現綜治指揮中心與便民服務大廳、矛盾調處室、領導接訪室和村視頻會議室貫通同步,為指揮調度提供科技支撐,確保第一時間發現各類信息,第一時間回應民生訴求。
“‘織網’提升了實戰化效能,根治了基層社會治理‘病患’,社會矛盾風險可防可控?!崩铕B利說。
“訪訴調”無縫對接。清豐縣依托縣、鄉兩級綜治中心,建立“訪訴調”對接中心,成立縣、鄉兩級人民調解員協會,形成從信訪接待、人民調解、法律咨詢、心理疏導等“全鏈條”服務模式。
“群眾事”常態實辦。清豐縣建立自下而上的矛盾隱患排查體系和自上而下的處置責任體系,實行“鄉鎮吹哨、部門報到”模式。2022年以來,全縣網格員上報事件類信息11993件,滿足了群眾多元化的需求。
“一線調”釋法說理。清豐縣探索推廣“有理通”模式,堅持“事有地方說,理有地方講,問題有人管,矛盾早化解”的工作理念,在釋法析理的同時,還發揮了普法宣講的作用,有效增強了群眾的法律意識。
“信訪題”出單會診。清豐縣堅持“坐診”,落實縣委書記、縣長周四接訪制度;主動“巡診”,持續開展縣級領導干部約訪下訪工作;廣泛“出診”,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集體“會診”,精細設置信訪流程,對信訪問題全流程研判。
如今,清豐縣初步形成了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三零”(零上訪、零事故、零案件)目標基本實現,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明顯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