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ttcvx"></track>
      <ol id="ttcvx"></ol>

              1. 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讓數據“說話”!福建法院以司法大數據讓社會治理更“有數”
                時間:2023-06-02 10:24來源:清朗天空責任編輯:李笑穎

                梳理、歸納司法大數據,對地方經濟社會運行情況進行評估,向黨政機關提交報告,供決策參考;每年發布白皮書,從海量的司法數據變化中提取有價值信息,分析存在的風險隱患或共性問題,提前預警、指導工作……

                以往“用數據說話”,亮成績;現在“讓數據說話”,促決策。近年來,福建法院立足數字中國建設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的優勢,充分發揮司法大數據“風向標”“晴雨表”作用,助力黨委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以高質量司法服務高質量發展。

                數據說話,促進高效率治理

                “2022年新收民間借貸糾紛案件753件,較2019年下降30.2%……”近日,廈門市翔安區人民法院吳法官打開電腦,登錄福建法院審判信息系統,進行數據比對。當她看到這組數據時,露出會心一笑。

                這可喜變化,要從一份評估報告說起。彼時,翔安區作為廈門推進島外大發展的主陣地,城市建設如火如荼,有的拆遷戶拿到征拆款后為了讓“錢生錢”,將民間借貸作為生錢之道。但不久,問題隨之而來……


                2019年,全國首家“數助決策”實踐基地落戶翔安法院。次年7月,該法院發布《基于司法大數據的2020年上半年廈門市翔安區經濟社會運行情況評估報告》,報告顯示翔安區民間借貸糾紛案件高于本省和本市平均值,并點出征拆款用于民間借貸存在的法律風險等。

                不久,該報告就得到了翔安區委、區政府的重視。在多部門協同配合、強化預警、積極宣傳下,群眾法律意識不斷增強,積極規避風險。當年,翔安法院新收民間借貸糾紛案件811件,同比下降24.6%。

                串“珠”成線,變數字為建議,這是福建法院以司法大數據精準助力社會治理的一個縮影。


                2020年,省法院按照開放、共享、創新、協同、安全的總要求,推進司法“數助治理”中心建設,以大數據為生產要素,集“助服”“助管”“助治”功能于一體,打通與政法部門、主要社會治理部門以及金融、通信等社會信息資源集聚部門的數據融合渠道,持續拓展社會治理、內部治理的廣度深度。

                近年來,省法院持續做好“數助治理”工作,圍繞民生熱點、社會治理、執法辦案等開展專題研究,形成數字經濟、醫療損害責任糾紛等30余項專題研究成果,供黨政相關部門決策參考。司法大數據專題研究,在全國法院評比中連續兩年榮獲特等獎。

                數據集合,護航高質量發展

                如何發揮數據作用,讓數據“說話”并發現司法工作中的短板,提升質效?

                “數助治理”的基礎在“數”,關鍵在“數的集合”。近年來,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每年發布《福建司法“數助治理”白皮書》,圍繞重點領域中具體司法工作狀況進行指數分析,通過發現問題、剖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形成“閉環”。

                “白皮書著眼于從海量的司法數據變化中,進一步分析提取有價值的信息,提示我省經濟社會運行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笔「咴簩徟泄芾磙k公室負責人介紹。


                法院干警與環保局工作人員對一處受污染池塘修復情況進行驗收取樣

                針對白皮書中的建議,福建法院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堅持靶向發力、堵塞漏洞。比如,白皮書指出,生態環境類案件多集中在閩北、閩西北或閩西等生態資源豐富的地區,這些區域要扎實開展綜合治理,切實持續推進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力度。

                對此,福建法院在全國首創林業碳匯損失計量及賠償機制和首創生態環境審判技術調查官制度,今年6月將建成閩東北、閩西南兩個生態環境審判技術調查官庫,為呵護八閩綠水青山注入專業力量、提供智庫支撐。

                白皮書建議,要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同時加強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推動知識產權侵權糾紛訴源治理。

                對此,福建法院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前瞻性探索,努力打造知識產權保護與爭端解決優選地。2022年12月,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仲裁與調解中心簽署合作協議,在解決涉外知識產權糾紛領域共同開展合作,成為繼上海之后全國第二個與該組織簽約的省份。目前,已成功委托調解兩起涉外知名品牌知識產權案件。

                ……

                在數據集合的加持下,近年來全省法院工作亮點紛呈:司法服務自貿試驗區建設、助力脫貧攻堅、文化遺產保護等19項工作寫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跨域訴訟、集約送達、司法惠臺等29項經驗做法在全國法院推廣……

                數字化服務,提升司法便民溫度

                “數助治理”的出發點,是以司法大數據輔助黨委政府決策、參與社會治理;落腳點是積極回應老百姓對司法工作的新需求,切實提升司法便民利民的溫度。

                “第二天就收到卷宗,真是太便捷了!”5月13日,來自河南省許昌市的當事人楊某某收到了泉州市中院發出的高清電子卷宗。

                原來,楊某某在河南省經商,因衛浴產品買賣合同糾紛,被泉州市某衛浴公司訴至南安市人民法院。一審宣判后,衛浴公司向泉州中院提出上訴。在二審立案后,楊某某著手準備答辯事宜,但路途遙遠,遂于5月12日登錄泉州中院手機法院微信小程序,提交電子閱卷申請。


                福建法院司法輸助治理中心泉州分中心

                許昌、泉州兩地相隔1300多公里。泉州中院通過訴訟服務中心與數助中心的密切配合,不到2個工作日就完成外省當事人的閱卷申請,大大節約了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

                訴訟服務優不優,關系著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高效的獲得感,檢驗著司法工作信息化、數字化水平的含金量。

                2021年底,福州市倉山區人民法院在處理一批數量高達180余件的信用卡糾紛系列案件時,僅用兩天時間就完成近80%案件立案。

                這得益于該院智慧法院建設的速度與力度:一方面,該院安排專人指導律師通過網絡平臺完成訴狀和證據電子材料的批量上傳;另一方面,法官和書記員同步開始庭前電子閱卷,一鍵生成庭前文書200余份。庭審結束后,平臺還自助提取案件基本信息、填充文書要素,迅速生成180余件規范、標準的判決文書,不到一個月,案件就高效審結。


                法官借助“e倉法”智慧訴訟服務平臺進行線上庭審

                近年來,全省法院堅持“聚焦跨域訴訟、在線辦案、大數據應用、智能輔助”,在全國首創網絡司法查控模式,推動信息技術與審判執行深度融合;今年4月,福建法院刑事案件跨域便民繳納系統、民商事訴訟異步審理平臺、一站式訴訟服務自助設施等6項信息化建設成果,亮相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朝著智慧司法目標邁進,朝著服務中心工作發力,通過深度挖掘司法數據,運用數字分析等方式提示風險隱患、提供決策參考,福建司法“數助治理”在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蹚出了一條新路子。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ksuoi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

                91在线视频观看

                    <track id="ttcvx"></track>
                    <ol id="ttcvx"></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