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ttcvx"></track>
      <ol id="ttcvx"></ol>

              1. 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客家文化融入社會治理,11年恩怨終冰釋前嫌
                時間:2023-01-15 21:03來源:廣西法治日報責任編輯:施少倫
                引“客”入治和諧宜居
                廣西博白縣借力客家文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木梢嶺屯群眾開展大掃除迎接新年。

                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博白縣,古稱白州,是廣西客家最大的聚集地,也是世界第一大客家人聚居縣。近年來,博白縣政法部門因勢利導,將客家文化融入社會治理,探索“五治融合”的社會治理新路徑,推動平安建設。近日,記者走進客家這個大家庭,聆聽客家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平安和諧家園的故事。

                十一年后的握手

                11年前,因土地糾紛,博白縣亞山鎮某水庫移民村的廉某與陳某發生肢體沖突,混亂中兩家都有人受傷。事件發生后,公安機關分別對參與毆打事件的責任人予以相應處罰。此后,廉家人認為自家人是正當防衛,處罰過重,就賠償問題多次上訪。多年來,村委會及政法部門對其釋法說理均無果。

                為化解這起信訪積案,打開兩家人的心結,2022年8月18日,博白縣再次召集兩家人進行調解。博白縣司法局工作人員改變策略,邀請博白縣和諧促進協會(以傳播客家精神、促進和諧為主旨的由全縣客家鄉賢組成的民間社團)會長黃崇華和成員陳家廣、廉姓家族族老等參與,希望通過鄉賢的影響感化,讓兩家人放下宿怨,重啟新生活。

                “你們都掏家伙了,我們是迫不得已還手,我們有錯嗎?再說我們的人受傷更重,賠償不是應該的嗎?”“你們打一個女人,難道是應該的?和解可以,賠償沒門!”調解會上,兩家人還是互不相讓,針鋒相對。

                “你們這是來求氣還是求和呀?大熱天的,大家伙先消消氣,聽我說兩句?!闭{解現場聲浪一陣比一陣高,陳家廣忙出面制止。陳家廣曾是亞山鎮民富村黨委書記,獲得過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個人、全國人民調解能手稱號,在當地享有很高聲望,他一出聲,大家瞬間安靜下來。

                那一次調解持續了兩天兩夜。司法局工作人員與陳家廣、廉姓家族族老等分別從法律責任、家庭發展、后代進步、全村和諧等方面進行勸說,耐心傾聽雙方心聲,勸導他們與人為善,相互幫襯。

                “遠親不如近鄰。如果天天像斗雞一樣,到處和人慪氣、吵架,遇到個事,大家都不幫襯你,你們不好受吧?”聽到陳家廣如此說,兩家人都低下了頭。

                經過調解組的努力,橫亙在陳、廉兩家人之間的堅冰終于融化,兩家人握手泯恩仇,答應互不追究過往,和諧相處。持續了11年的信訪積案得以順利化解。

                擺渡人夢想成真

                2019年9月底,博白縣茂江大橋舉行開工儀式。這是位于博白鎮茂江村南流江上連接亞山鎮至博白鎮綠珠村、中江村、茂江村之間的交通要道,多年來,兩岸群眾出行主要靠渡船,非常不方便。該橋建成后,直接受益群眾達10萬多人。

                開工當天,村民林志德用手機將開工儀式的場面拍了下來,發到微信朋友圈,“盼這天盼了33年”。林志德是茂江渡口的擺渡人,17歲開始在這個渡口擺渡,至今已有30多個年頭,“渡改橋”是他多年來的夢想。

                然而,項目開工不久就因用地糾紛而停工了。亞山鎮四維村南擔嶺隊的覃某向相關部門反映,稱其位于大橋附近新建的房屋墻體出現滲漏,房子內部也出現裂縫,他懷疑是大橋施工造成的,要求施工方立即停工并賠償損失。

                項目施工方委托第三方對覃某的房屋進行損害鑒定,鑒定結果認為雙方需承擔一定責任。但覃某不認可鑒定結果,多次阻撓施工。此后,調解的“拉鋸戰”斷斷續續持續了兩年,大橋項目也停工了兩年。

                2022年7月6日,博白縣再次組織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及博白縣和諧促進協會覃氏會長等與覃某進行協商,引導其依法理性表達訴求。

                “既然覃會長出面了,不管怎樣,自家人的面子總要給的,我就不要求賠償了,施工方幫我修復漏水和開裂的地方就行?!?個小時后,覃某終于同意了調解小組提出的解決方案。

                “客家人對族老和鄉賢特別敬重,覃會長為化解這起糾紛做了大量工作,多次到覃某家了解他的訴求,引導他合理維權,為和解打下了基礎?!辈┌卓h司法局副局長童鋒說。

                歷時兩年的糾紛得到解決,為茂江大橋早日建成通車掃清了障礙,覃某也打消了上訪的念頭,社會和諧穩定又多了一塊基石。

                木梢嶺屯的蝶變

                亂搭亂蓋的豬圈,豬圈后面黑乎乎的水坑,水面漂浮著不明物,綠頭蒼蠅到處亂飛,房前屋后垃圾成堆,村里臭氣熏天……如果沒有屯支書陳海東的介紹,記者很難相信亞山鎮四和村木梢嶺屯曾經有過那樣一段“黑歷史”。

                木梢嶺屯村民素有養豬的傳統,2021年以前,全屯一半以上的人家都以養豬為主業。由于農戶養殖方式粗放,隨意排放污水,加上臭氣熏天的豬糞,村民都不敢開門開窗,養殖污水甚至流入南流江,造成污染。

                為保護母親河,木梢嶺屯“壯士斷腕”,關停屯里污染嚴重的養豬場,探索發展“特色種養+休閑旅游”模式,開展特色果品及中草藥種植,發展綠色產業。

                目前,該屯已經種植了幾十畝嘉寶果、鳳梨等特色水果及幾百畝佛手、紅花等中草藥,豬圈拆除后建起了“微花園”“微果園”。2021年,致富的村民及鄉賢還主動捐資80多萬元用于村容村貌建設,成立鄉村振興理事會,組織村民輪流負責環境衛生和花草養護工作,開展治安巡邏等自治活動。

                如今,木梢嶺屯推窗即景,村道兩旁鋪設了草皮、種植了花木,樓房漂亮整潔,老房子被一幅幅傳神的彩繪圖裝扮。行走村中,鮮花隨處可見,小景隨處可賞,讓人耳目一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農村逐漸形成。

                “法安天下,德潤人心??图胰舜蠖喽加泻湍类l鄰、奉公守法、明德修身、夙夜躬行等寓意深遠的祖訓。我們引導群眾把好的祖訓家規融入生活,這不僅是對客家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也是對基層社會治理的有效創新和補充?!辈┌卓h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謝甲鋒說。

                順勢而為、借勢而進,白州大地正以她獨特的客家魅力,向人們展示一個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和諧家園。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ksuoi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

                91在线视频观看

                    <track id="ttcvx"></track>
                    <ol id="ttcvx"></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