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情司法溫暖千家萬戶
——廣西桂林市七星區人民法院家事審判紀實
七星區法院法官進校園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
歲末年初,一組亮眼的數字,見證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七星區人民法院家事審判團隊的堅實足跡——
三年來,七星區法院家事審判質效明顯提升,服判息訴率由90%上升至97.53%,改判率和發回重審率由3.48%、0.67%降至0,家事案件調撤率由45.06%上升至61.54%,無一件涉訴上訪案件及錯案發生,多項指標位居全市法院前列。
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細胞,家庭的和睦幸福關乎社會和諧穩定。近年來,七星區法院積極探索完善家事糾紛調解機制和審判模式,致力于將情、理、法相融合,在查明案件事實的基礎上用真情化解矛盾,實現了從“一判了之”到“家庭救治”,用柔情司法彌合一份份受傷的親情,讓每一個案件當事人在家事審判中感受到法律的溫暖。
用心修復破裂親情
2018年,賓某經人介紹與李某相識相戀,結婚成家。
在賓某生了兩個孩子后,李某就變了,不僅對賓某和孩子都漠不關心,還經常因生活瑣事與賓某爭吵,甚至對賓某進行侮辱。忍無可忍的賓某一紙訴狀,將李某告上法院,要求判決離婚。
主辦法官了解到,賓某作為家庭主婦,承擔了所有家務,不但沒有得到丈夫的認可,還經常被辱罵,非常委屈,對婚姻感到失望。找到問題癥結后,主辦法官決定用調解的方式,拯救這對夫妻的婚姻。
“生子、帶娃、操持家務,你非常辛苦,應得到丈夫的認可和關愛?;橐霾灰?,且行且珍惜,不要輕言放棄?!敝鬓k法官語重心長地說,并建議賓某找一份工作,融入社會,緩解壓抑的心情。
“家和萬事興。一個家庭不能只靠一方努力維持,需要雙方分擔責任,互敬互愛,一起奮斗,才能創造幸福生活?!敝鬓k法官對李某進行教育,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主辦法官苦口婆心挽救了一個家庭。賓某和李某意識到夫妻二人之間不存在原則性錯誤,只是溝通方式有問題,兩人決定再給彼此一個機會。賓某撤訴,夫妻和好。
七星區法院注重研究家事審判規律,家事審判方式從單純案件審判向情感修復、親情彌合轉變,運用庭前約談、心理疏導、冷靜期制度及判后回訪等舉措,提供全流程服務,最大限度解決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該院還在轄區四個街道辦一個鄉鎮一個農場掛牌成立婦女兒童巾幗崗,力求將家事糾紛在家里解決,實現“不出戶、不出村、不上交”。
“法官不僅是裁判者,也是人文關懷的守護者?!逼咝菂^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楊川告訴記者,法院通過“情”“理”“法”多管齊下,將柔性司法理念貫穿家事審判各個環節,把源于家庭的矛盾化解于家庭中。
用情彰顯司法理念
因不堪丈夫侯某的無端責罵,妻子秦某離家在外居住,夫妻關系破裂,秦某起訴離婚。
秦某與侯某有兩個孩子,一個9歲,一個6歲。按照司法實踐,夫妻離婚一般會判決雙方一人撫養一個孩子。然而,主辦法官沒有一判了之,而是傾力調解。
調解的結果讓雙方滿意:兩個孩子跟隨侯某生活,秦某每月支付600元撫養費;周末和國家法定節假日,孩子隨母親生活?!耙患埮袥Q書并不代表一個案子的結束,而是剛剛開始,我們要通過司法的力量,既讓大人和平分手,又要護航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睏畲ㄕf道。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七星區法院的家事審判工作突出三個轉變——
庭審模式由公開轉變為不公開。除贍養案件外,均在庭前向當事人釋明,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給予同意。
庭審過程由對抗轉變為修復。打破原有單一的對抗式、訴辯式審理方式,創新“糾問、修復感情、訴辯”相結合的審理模式。在審理過程中,引導當事人回憶婚姻生活的美好,促進雙方感情的修復。
庭審環境由嚴肅轉變為溫情。精心打造家事審判庭和未成年人保護巾幗崗,營造以和為美的氛圍,設置家事圓桌法庭,包含會客廳、調解室、觀察室、母嬰室、心理疏導室等,同時在全市法院系統率先推行家事案件及未成年人案件“三合一”的審判模式。
著眼于解決家事案件當事人的心結,七星區法院用“心”來解決“心”問題。法院選派10名有愛心、有熱情、有能力的女干警,從立案、審判、判后答疑、執行各個環節提供綠色通道專程服務,引導當事人卸下戒備、放下情緒、理性面對,讓當事人體會到司法溫情。
用愛呵護少年成長
“婚姻關系破裂,千萬別讓孩子‘買單’?!?/p>
“我們今天坐在這里,是希望從理性的角度考慮你們夫妻雙方的現有問題,拿出合理方案,避免孩子因為家庭暴力受到傷害?!?/p>
……
2022年9月19日,七星區法院法官秦斌以法治副校長的身份,受邀參加桂林市穿山中學德育工作多部門聯動暨問題學生關愛轉化工作會議,并參與調解一起因父母家暴對學生造成負面影響的家庭糾紛。
張某是穿山中學初三年級學生,父母感情不和,家暴經常上演,導致張某逐漸產生負面情緒,彷徨無助下求助學校老師。
秦斌詳細了解情況后,向張某父母講解國家法律條文和相關規定,從情、理、法等方面對家庭矛盾糾紛產生的問題進行分析,積極化解,最大化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夫妻二人對秦斌的耐心勸解和疏導深表感激,表示今后對孩子要盡到父母的責任。
七星區法院堅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充分發揮家事審判診斷、修復、治療作用,區別對待危機婚姻和死亡婚姻,用柔情撫慰了一個個受傷的心靈,托起他們的生活新希望。家事少年審判工作是一項社會性工程,單靠法院的力量遠遠不夠。七星區法院先后和檢察院、公安、婦聯、民政等部門簽署了《共建未成年人民事、行政工作協調機制》《關于執行人身安全保護令合作備忘錄》《關于建立家事糾紛化解聯動工作機制、維護婦女兒童權益的實施意見(試行)》《關于建立家事糾紛化解聯動工作機制的意見(試行)》,并在社區、村委會聘請了18名調解員兼調查員,形成網格化、全方位關心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