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貫穿城市中心的天府大道一路向南,在波光粼粼的興隆湖畔,一座現代法務區正如蔓發的草木一般茁壯生長。
作為全國首個從省級層面主導建設的法務集聚區,四川天府中央法務區正以自身獨有的吸引力向著“立足四川、輻射西部、影響全國、面向世界”的目標邁進,不僅為群眾帶來法律服務的便利,還釋放著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化學變化”。
2022年4月22日,天府中央法務區建設推進活動召開
從麓山大道到西博城,成都地鐵6號線沿途商業樓鱗次櫛比。在這里,司法及司法行政服務機構,公證、律師、仲裁、司法鑒定等法務資源高度集聚,綜合法律服務、延伸配套服務、商事法律服務、法治文化交往四大片區共同拱衛一條高端法律服務產業發展帶,如同舞動的綢緞將法治和商業緊密維系在一起。
一個個涉法服務機構陸續入駐,一座座重大商業項目平穩落地……2022年初,“四川用改革思維和創新辦法建設天府中央法務區”被評為“中國改革2021年度省級特別案例”。
“立足四川、輻射西部、影響全國、面向世界”,天府中央法務區引領效應初現
春去秋來,“一年起勢”的天府中央法務區羽翼漸豐,以先發之勢引領法治服務供給側改革,成為新時代法治四川建設、打造法治強省的一塊重要拼圖。
聚資源打造全鏈條法務業態
逐浪潮之巔,乘勢飛揚;以法治引領,高歌奮進。
四川省委、省政府把天府中央法務區建設納入全省改革發展大局和依法治省全局統籌謀劃,作為全省重大原創性原動力改革部署推進。
自2021年2月5日揭牌以來,天府中央法務區聚焦平臺驅動層和核心產業層,充分發揮司法機構集聚帶來的虹吸效應,形成了“一點、五院、五庭”的核心法務資源結構。
其中,以互聯網法庭、破產法庭、金融法庭、知識產權法庭和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法庭構成的“五庭”相輔相成、互相配合,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審理各類案件近3.6萬件,涉案標的額超2470億元。
隨著最高法第五巡回法庭成都審判點的掛牌,天府中央法務區現已匯集了從基層法院到最高法的四級法院的審判資源,成為法務區案件審判的中堅力量。
2022年4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成都審判點等入駐天府中央法務區
2022年9月28日,全國首個跨省域管轄的法院——成渝金融法院正式揭牌,負責管轄重慶市以及四川省屬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的應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有關金融民商事案件和涉金融行政案件。成渝金融法院成都辦公區選址就在天府中央法務區核心地帶。
掃描執業證件,簽署保密協議,40多本卷宗不到10分鐘就完成查閱、拷貝,這是成都天府律檢通上線當天辦理的首例電子閱卷。
“以前異地閱卷需要跑成百上千公里路程到外地檢察院,現在下趟樓幾分鐘就完成了?!碧┖吞┞蓭熓聞账蓭煾稄姼袊@道。在天府中央法務區檢察服務中心,法律文書遠程送達機、遠程視頻接訪系統等“黑科技”一應俱全,技術力量賦能法務質效再上新臺階。
集聚優質法律資源,天府中央法務區綜合服務中心以高質量法治護航高質量發展
打開法治格局,護航創新發展。省市區三級檢察院構成的知識產權檢察專班,抓住知識產權檢察職能集中統一履行試點,采用“駐巡結合”運行模式,集中辦理知識產權刑事、民事、行政檢察案件,以實際行動保護權利人合法權益。
法務資源的集聚吸引著眾多市場主體紛至沓來,公司業務、金融證券等更多高端法律服務需求水漲船高。
“天府新區為分所提供免費的辦公室,實現‘拎包入住’,各項政策的支持、真金白銀的補貼和優厚的人才政策,奠定了我們在成都發展的信心?!北本┩ㄉ蹋ǔ啥迹┞蓭熓聞账愇”硎?。
截至目前入駐天府中央法務區的律所、公證、仲裁、司法鑒定等機構已經超過100家,共提供法律咨詢超過2.5萬次,辦理各類法律事務4300余件,法治服務發展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逐步顯現。
惠民心提供便捷化法律服務
讓辦事群眾只跑一次腿、只進一個門。改革思維和創新方法帶來的不僅是法律資源的集聚,更是法律服務內容和方式的深刻變革。
“原、被告雙方當事人是否在線?代理律師是否在線?”
“在線?!薄昂玫?,我宣布現在開庭?!?021年5月25日,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訴某網絡大V名譽權糾紛案在成都互聯網法庭開庭審理。這是成都鐵路運輸第一法院下設的成都互聯網法庭自同年5月1日起正式受案后審理的第一起案件。
庭審現場,LED大屏幕替代了原被告以及代理律師的席位,電子材料替代了紙質文書,庭審錄音錄像代替了書記員的庭審記錄,法官則通過鼠標操作組織原、被告律師進行證據質證、辯論等。
事實上,互聯網法庭審判遠遠不局限于庭審這一環節,當事人從立案、調解到申請執行均可通過線上操作完成,極大減輕了訴訟成本,同時有利于提高案件辦理質效。
2022年4月9日,成都互聯網法庭成立一周年之際召開“云端”新聞發布會通報稱,2021年成都互聯網法庭新收各類案件6632件,同比增加276%,法官人均結案數368.39件,相當于2020年全年的3.76倍,結案率為99.99%,一審服判息訴率97.39%,居全省法院第一位,審判質效實現了質的飛躍并持續向好。
“出入境事務服務”“公共安全產品評估”“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湛藍色背景下,“天府中央法務區警務服務中心”幾個字分外顯眼。大廳內,各個服務窗口有序排列,展示著“四川公安之治”品牌創建的突出成果。
在天府中央法務區檢察服務中心,一場檢察服務方式與內容的深刻變革正在發生
全面梳理警務服務讓群眾不再“眼花繚亂”,嚴格規范辦事程序讓權力不再“任性”,成都公安出入境事務服務中心有序開展法律咨詢、出入境管理等業務,以天府速度解決群眾燃眉之急?!巴ㄟ^自助服務系統,只需要短短4步,就能在現場領取出入境證件照片?!庇嘘P工作人員說。
設立“天府杯”國際網絡安全大賽聯絡辦公室,持續壯大網絡安全類產業集群;依托天府知識產權保護研究會,形成知識產權刑事打擊大數據技戰法;組建中國西部公共安全產品評估服務中心,以“藏青藍”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四川公安聚焦高端優質資源,認真打好精品項目“組合拳”,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一干多支”發展戰略保駕護航。
隨著現實中天府中央法務區智慧化建設的不斷完善,一座“網上”的虛擬法務區破殼而出。
作為全國首個國際化、市場化、智能化法律服務網,天府法網為普通民眾實現法律服務“一網通辦”、法律法規“一網通覽”、司法科技“一網通用”、誠信信息“一網通查”等需求提供了可能,超過百萬部的法律法規、司法案例匯聚于此,普通人只需要動動手指便可以獲得法律咨詢、合法性審查等專業法律服務,實現法務服務事項“掌上辦”“指尖辦”“隨手辦”。
促改革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法治化營商環境最能聚人聚才,推動高質量發展。
天府中央法務區綜合服務中心大廳內,“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熠熠生輝
“惠心辦實事,企業貼心人”。在天府中央法務區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一面錦旗懸掛在辦公室墻上,落款是“四川青花椒魚火鍋被訴全體商家”。
2022年1月13日,備受關注的“青花椒案”二審宣判,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判決:溫江五阿婆青花椒魚火鍋店對于“青花椒”的使用是正當使用,不構成商標侵權,撤銷原審判決,駁回上海萬翠堂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一方的全部訴訟請求。
“‘青花椒’是用于指代一種特定調味料的通用名稱,當其被注冊于‘飯店、餐廳’服務上時,需要考慮這樣的問題,餐飲服務和菜品的調味料是不是具有天然的聯系?是不是沒辦法進行區別?”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劉楠在做客四川法治報社開設的“法官來了”專題節目時解釋道,正因這一界限非常微妙,極大地降低了“青花椒”注冊商標的顯著性,因此結合案情實際,法院作出了被告不構成侵權的二審判決。
由此,一顆小小的青花椒成為法治助力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的注腳,該案也被寫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明確“青花椒案”式的碰瓷維權不受法律保護,讓“良法”更加“善治”。
一帶一路國際商事調解中心及“一帶一路”律師聯盟成都中心增加本土企業“走出去”的底氣
一滴露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一顆小小的青花椒同樣能撬起人們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巨大關注。2021年,成都知識產權法庭案件受理數量從2017年的3056件增長至2021年的10122件,增長率達231.22%。
為提升辦案質效,讓市場主體在每一件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成都知識產權法庭首創知識產權類型化案件快審機制,創新知識產權案件“三級分流”機制,將案件類型、案件數量、案件難度與辦案團隊的人員、素質、特長深度匹配,相關案件平均審理時間下降到70.3天。
“2021年,法庭受理的訴訟標的超5000萬元的案件有50%屬于原告通過增加本地被告的方式主動選擇成都管轄,成都知識產權法庭品牌輻射效應初顯?!庇嘘P負責人說。
一攬子化解債務超200億元、保障35600名在崗職工及近20萬職工家庭的生計問題、維系上下游產業鏈1萬余家企業的生產經營、最大限度地維護債權人利益……在暗礁密布的商海中,企業難免遭遇生死危機,成都破產法庭用時僅半年,妥善辦理川煤集團、華榮股份破產重整案,以最小的“創口”讓川煤集團獲得“重生”。
作為入駐天府中央法務區的“五庭”之一,成都破產法庭從打造破產登記立案“綠色通道”到建立健全“執轉破”銜接機制,從深入推進預重整制度到探索破產案件簡化審理,以一套具有本土特色的法治配方,為病企、危企精準把脈,為它們涅盤重生、抑或有序退出市場提供助力。
法治是改革的“定海神針”,改革則為發展提供源源動力。
隨著天府中央法務區建設不斷深化,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2021年,四川天府新區生產總值突破4000億元,新增市場主體12.1萬戶、同比增長23%,吸引落戶注冊高能級總部企業增長46%,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各類市場主體的投資創業信心不斷提升。
務大局服務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
依法而治,循法而行,站在新的時代起點,天府中央法務區的崛起不僅為成渝地區的法治協作提供了紐帶,更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地基”。
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明確兩地在立法領域要“逐步形成統一的區域信用政策法規制度和標準體系”,司法領域要“設立破產法庭”“支持設立知識產權法庭”,執法領域要“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聯動響應和協作機制”,為兩地的法治建設繪就了未來藍圖。
四川省成都市律政公證處以”天府速度“提供公證服務
近年來,四川始終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貫穿于法務區建設全過程,以“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四川”護航國家大政方針落地落實:
推進協同立法——川渝兩省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同步施行,共護“嘉陵江”成功破題,織密鐵路安全法網共同發力。
著眼服務企業——川渝自貿區法院聯合發布《市場主體投資風險典型案例》《貨物買賣合同糾紛訴訟指引》,推進自貿區司法裁判尺度統一,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開展司法聯動——成渝兩地、成德眉資四市一體化司法協作機制全面建立,共同開展跨域立案、證據互認、委托執行等業務,協同辦理跨區域重大案件。
聚焦促進開放——成立“一帶一路”律師聯盟,組建西南區域律師人才和律師后備人才庫,讓川渝企業“走出去”更有底氣。
縱觀全球,世界級的法律服務聚集區在空間形態上與高能級的商務區存在顯著的伴生關系。四川天府新區對標倫敦金融城、紐約曼哈頓、新加坡濱海灣等世界級城市的法律服務聚集區,結合本土法律資源優勢,天府中央法務區的建設,是城市發展的必然。
法因時而立,法因時而進。隨著時間的沉淀與打磨,天府中央法務區將持續積勢聚能,以聚資源、惠民心、促改革、務大局的建設實效,持續提升自身輻射能級、擴大品牌影響,為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提供法治助力,向著“立足四川、輻射西部、影響全國、面向世界”的一流法律服務高地邁進。
(王晗陽)